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汤头歌诀:l2.橘核丸__十二、祛暑之剂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汤头歌诀

汤头歌诀:l2.橘核丸__十二、祛暑之剂

l2.橘核丸 (严用和)癫疝①.

(《济生万》)

【歌诀】

橘核丸中川楝桂朴实延胡 藻带昆

桃仁二木酒糊合癫疝痛顽盐酒吞

【词解】①癫疝:,癫(tui),音退, 癫疝,古病名,是疝的一种。症见睾丸肿胀偏坠,或坚硬如石,或痛引脐腹,或麻木不知痛痒等。是由于寒湿内侵,留滞厥阴肝经,气血郁滞向致。

【组成】炒川楝子 橘核 海藻 海带昆布桃仁各一两(各30g) 厚朴 炒枳实 炒延胡 索 桂心 木香木通各半两(各15g)

【用法】上12味药共研细末,用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七十丸(9g), 空腹用盐汤或温 酒送下。

【功用】行气止痛,软坚散结。

【主治】癫疝。症见睾丸肿胀偏坠,或坚硬如石,或痛引脐腹等。

【分析】本方证病位在肾(睾丸为外肾),而病变在肝。因肝脉络于阴器,上抵少腹,寒湿客于肝脉,肝经气血郁滞所致癫疝为本方的主证。寒湿气滞郁久化热为本方的兼证。方中橘核苦平,主入肝经,理气散结止痛,是治寒疝腹痛专药,故为君药。川楝子、木香助君行气止痛;桃仁、延胡 索入原阴血分而活血散瘀,延胡 索并善行气止痛,共为臣药。肉桂温 肾暖肝而散寒;厚朴、枳实下滞气而破坚,厚朴尚可燥湿;木通通利血脉而除湿热,导湿热从小便而去;悔藻、昆布、海带软坚散结,共为佐药。盐汤送下可引药下行,还能软坚;用酒可加速血行,以增强行气活血之功。诸药相合,能行气活血,散寒除湿,软坚散结。癫疝顽痛服之有效。

按:本方配伍是以理气药为主,故在《方剂学》中多归属于理气剂,乃为行气的代表方。

精选推荐

  • 汤头歌诀:3.缩脾饮__十二、祛暑之剂
    汤头歌诀:3.缩脾饮__十二、祛暑之剂

    3.缩脾①饮 温 脾消暑。(《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歌诀】 缩脾饮用清暑气 砂仁草果乌梅暨甘草葛根扁豆加 吐泻烦渴温 脾胃古人治暑多用温  暑为阴证此所谓 大顺杏仁姜桂甘 散寒燥湿斯为贵【词解】①缩脾:本方以缩砂仁

  • 汤头歌诀:11.疝气汤__十二、祛暑之剂
    汤头歌诀:11.疝气汤__十二、祛暑之剂

    11.疝气汤 (朱丹溪)寒湿疝气①。(《丹溪心法》)【歌诀】疝气方用荔枝核 栀子山楂枳壳益再入吴茱入厥阴 长流水煎疝痛释【词解】①寒湿疝气:指由寒湿之邪侵犯肝气所致的疝气痛。症见阴囊寒冷,疼痛,痛引睾丸等。因阴囊为

  • 汤头歌诀:5.吴茱萸汤__十二、祛暑之剂
    汤头歌诀:5.吴茱萸汤__十二、祛暑之剂

    5.吴茱萸汤(张仲景)吐利寒厥①。(《伤寒论》)【歌诀】吴茱萸汤人参枣 重用生姜温 胃好阳明寒呕少阴利 厥阴头痛皆能保【词解】①寒厥:因阳气虚衰又有寒而引起的四肢逆冷。【组成】吴茱萸一升(6g)人参三两(9g)大枣十二枚(4

  • 汤头歌诀:I.理中汤__十二、祛暑之剂
    汤头歌诀:I.理中汤__十二、祛暑之剂

    十一、祛寒之剂祛寒之剂,即温 里剂。是以温 热药为主组成,用于治疗里寒证的方剂。里寒证,是指寒不在表,而在脏腑经络。其形成原因,多由素体阳虚,寒自内生;或表寒未解而传里;或外邪直中于里;或误治伤阳等。根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