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果部上-豆蔻槟榔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果部上-豆蔻槟榔

此即纲目槟榔注内所云 子是也。形如鸡心,一头尖,一头圆,仅如小指大,外有壳包之。

壳白色如豆蔻形,尖如橄榄,长不及半寸。药肆每于豆蔻中检出,每豆蔻一斤,不过数粒,价亦倍。广南槟榔亦无有专货之者,或云此种始为鸡心槟榔。广南所市者,皆山槟榔,及大腹子而已。时珍循竺氏说,以山槟榔为 子,恐误。

治反胃噎膈,余功与广槟榔同。

按∶百草镜∶槟榔今药肆所市者,形扁而圆大,乃大腹子,俗名雌槟榔。广东文昌县出者,名文昌子,尖小者,名主赐槟榔,又名吃子,其形长尖,状如鸡心,内有锦纹,又名鸡心槟榔,即雄槟榔也。另有一种鸡心槟榔,来自洋舶,从白豆蔻内拣出,极罕有,形亦长尖,极小,外有壳,俨如枣核,故又呼枣核槟榔,入药最胜。

耳聋灸法 经验广集∶用鸡心槟榔一个,将脐内挖一窝如钱眼大,实以麝香,坐于患耳内,以艾炷灸之,不过三、四次,即效。

小儿疳积 胡开甫方∶史君子五个生、五个熟,豆蔻内槟榔用姜汤磨汁,空心蘸史君子肉食 ,一、二次即愈。

耳出脓 豆蔻槟榔为末,吹入立愈(救生苦海)。

口疮 豆蔻内槟榔 存性,加轻粉敷之(广果录)。

精选推荐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果部上-化州橘红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果部上-化州橘红

    x橘瓤上丝 糖橘红 橘饼 药制柑橘饼 青盐陈皮 橘苓 x 岭南杂记∶化州仙橘,相传仙人罗辨种橘于石龙之腹,至今犹存,惟此一株,在苏泽堂者为 最,清风楼次之,红树又次之。其实非橘,皮浓肉酸,不中食。其皮厘为五片七片,不可成双,每片真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果部上-椰油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果部上-椰油

    x椰中酒 椰膏 椰皮 椰肉 x 台湾使槎录云∶可佐膏火,或云用火炙椰,其油自出。凡楝椰子以手摇之,听水声清亮,则 心大而甜;其肉浓,水声浊则否。 渑水燕谈录∶椰子生安南及海外诸国,木如棕榈,大者高百余尺,花白如千叶芙蓉,一本花不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果部上-茶肭子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果部上-茶肭子

    边舆考∶其树出辽东塞外,高有三尺许,叶如南方楝树,背有黄白点,花四出,形如手,碧 色,或有八出者,结子大如拳,熟便可食,其甘如饴,其树浸水可为油燃灯,入药用子。治一切病,辽塞无药,土人有病者,取茶肭子啖之即愈。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果部上-飞松子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果部上-飞松子

    云南土司志∶边境各土司深山中,产一种飞松子,结实熟时,人欲取之,子辄飞去,夜则仍 归根下,土人记其处,俟夜过子,掘其根而取之,馈遗以为珍品,味绝香美。 徐霞客游记∶飞松一名狐实,亦作梧实,正如梧桐子,而大倍之,色味亦如梧桐子,而壳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