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佛经书籍

净空法师:他在耕田、劳作中,成就了自己断恶修善积功累德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净空法师

净空法师:他在耕田、劳作中,成就了自己断恶修善积功累德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2集2015年6月22日

一定要知道,佛经上所说的是真的,世间所有一切法是假的,人间是假的,天上也是假的,六道轮回是假的,十法界也是假的,娑婆世界如是,他方诸佛刹土亦如是,没有例外的。这意味了什么?意味着彻底放下,这就对了。这个我们这一生的问题,真正解决。

我们自己真解决了,才能帮助别人。帮助别人的方法,就是身行言教,自己得真干。像海贤老和尚一辈子真干,我们有时候还懈怠懒散,比不上老和尚。这就是他能证得究竟圆满,我为什么不能证得。要想跟他一样,要奋发勇猛精进。如果不彻底放下,没有放下的东西,它会产生障碍作用。也就是说,海贤老和尚彻底放下,他没有牵挂,他没有忧虑,他一无所有,只有几件换洗衣服。他一生没有离开农耕,农具不少,在哪个地方耕种,农具就放在那个寺庙里,他不带走。所以凡是他住饼的寺庙,都有不少他用过的农具,这是给我们做榜样。他怎样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完全用自己的劳作、耕田。土地是没有主的,叫开荒,他把它开辟,种粮食、种蔬菜、种水果,尽他的能量,种得多,总计一百多亩,寺庙里住众不多,受用有限,他没有把他拿去变卖赚钱,没有。收成之后去供养贫穷的人家,养活人也成千上万。九十二年当中,布施,财布施,内财布施、外财布施。内财是劳力,勤奋工作;外财是收成。农作物的收成,布施供养贫穷,没有吃没有穿的人家,他照顾。别人供养钱给他,他收集起来,全做印经、做光盘,做这些东西,跟信徒结缘,弘法利生不遗余力。喜欢放生,这里面一些镜头你们都看到。

我们无论在哪一个行业,尽心、尽力、尽份把我们的行业做好,在这个社会里头,跟大家一起合作,这样就能够造成太平盛世,让这个社会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

精选推荐

  • 顿悟入道要门论:下卷
    顿悟入道要门论:下卷

    师讳慧海。建州人。姓朱氏。依越州大云寺智和尚受业。初参马祖。祖问从何处来?曰:越州大云寺来。祖曰:来此拟须何事?曰:来求佛法。祖曰: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什么?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师遂礼拜问曰:阿那个是慧海自家

  • 顿悟入道要门论:上卷
    顿悟入道要门论:上卷

    稽首和南十方诸佛、诸大菩萨众。弟子今作此论,恐不会圣心,愿赐忏悔;若会圣理,尽将回施一切有情,愿于来世,尽得成佛。问:欲修何法?即得解脱。答: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云何为顿悟?答: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问:从何而修?答:从根

  • 阿差末菩萨经:卷第五
    阿差末菩萨经:卷第五

    阿差末言。唯舍利弗。菩萨神通知他心念亦不可尽。何谓知心。达诸群黎过去所念当来所思现在所想。又其菩萨知心如幻。则随时宜劝诲众 生。说报应行祸福所趣。某人心和所报善德。某人行中得中间报。某人行劣得劣弱报。

  • 欲海回狂原文:卷三 决疑论 跋
    欲海回狂原文:卷三 决疑论 跋

    跋劝善之书,展卷而令人攒眉者,其书必不传。展卷而令人鼓掌者,其书亦必不传。何则?一失之深,一失之浅也。吾师是集,意在戒婬,而复惓惓于生死之际。疑其过深矣。然于平旦时,取生死之说自问焉,则人人不能免也。挟不能免之心,复取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