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诸子百家

诗经:鸿雁小人物之为人物的悲哀-译文与读解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诗经

诗经:鸿雁小人物之为人物的悲哀-译文与读解

鸿雁——小人物之为人物的悲哀

【原文】

鸿雁于飞,

肃肃其羽(1)。

之子于征(2),

劬劳于野(3)。

爰及矜人(4),

哀此鳏寡(5)。

鸿雁于飞,

集于中泽(6)。

之子于垣(7),

百堵皆作(8)。

虽则劬劳,

其究安宅(9)。

鸿雁于飞,

哀嗷嗷。

维此哲人(10),

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

谓我宣骄(11)。

【注释】

肃肃:翅膀飞动的声音。(2)之子:这个人。征:出行。(3)劬(qu)劳:辛苦劳累。(4)爰:年老无妻叫鳏,年老无夫叫寡。(6)中泽:泽中,水中。(7)坦:墙头。(8)堵:墙壁。古时一丈墙叫板,五板叫堵。(9)究:穷。宅:居。(10)哲人:明理的人,聪明的人。(11)宣骄:外表骄傲、逞强。

【译文】

大雁成群天上飞,

翅膀哗啦在作响。

这个人儿出行去,

劳累辛苦在郊野,

念及人间可怜人,

为那鳏寡心哀伤。

大雁成群天上飞,

停落在那水中央。

这个人儿云筑墙,

高墙百堵全筑起。

虽然劳累又辛苦,

穷人可以安居了。

大雁成群天上飞,

声声哀鸣好悲凉。

只有那些明白人,

说我辛苦又劳累。

但是那些愚昧人,

说我骄傲又逞强。

【读解】

人们对世事人情的了解,无不从特定视角出发,以主观先见云感知和理解事物。富有同情心的人,能以无私无偏的眼光,设身处在对方的地位去感知和理解,触景生情,遇事感怀,遇见孤苦无助顿生恻隐之心。自私者总是从一已的私利出发,以偏狭的眼光云看人识物,把天下的人和事物全放到私心的尺度下去衡量。一般的凡夫俗子,也多为表面现象所惑,不能深入到内部去看个明白,见到外表衣冠楚楚者则肃然起敬,见到穷苦孤独者便侧目以视。

明智的人、富有同情心、善解人意的人不少,趋炎附势、庸庸碌碌的人也多,这大概是古今中外没有例外的情形,也可以算是人性中永恒的现实吧。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往往能抛开自我为他人着想,而自己去不能为人所理解。表面看来,这似乎很让人不平;其实,这太正常,太合乎人情事理了,否则,小人物就不会记过是小人物,就不会永远处在边缘而不被人注意。只有从不顾及别人、只顾自己、心狠手毒、寡廉鲜耻的人,才可能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高踞人上,显赫一时。所以,小人物自有成为小人物的道理,显赫人物自有成为显赫人物的奥秘,生活的本来面目就是如此。

小人物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在于他具有默默无闻、吃苦耐劳、富有同情心、从未有非份之想这些品质。

精选推荐

  • 诗经:鱼丽在奢侈和炫耀的背后-译文与读解
    诗经:鱼丽在奢侈和炫耀的背后-译文与

    鱼丽——在奢侈和炫耀的背后【原文】鱼丽于罶(1),鲿鲨②。君子有酒,旨且多。鱼丽于罶,鲂鳢(3)。君子有酒,多且旨。鱼丽于罶,鰋鲤④。君子有酒,旨且有。物其多矣(5),维其嘉矣(6)。物其旨矣,维其偕矣(7)。物其有矣,维其时矣(8)【注释】①

  • 诗经:七月农民生活的史诗-译文与读解
    诗经:七月农民生活的史诗-译文与读解

    七月——农民生活的史诗【原文】七月流火①,九月授衣②。一之日觱发③,二之日栗烈④。无衣无褐⑤,何以卒岁(6)?三之日于在耜(7),四之日举趾(8)。同我妇子,馌彼南亩(9),田畯至喜(10).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陽(11),有鸣仓庚(

  • 诗经:衡门在欲望面前知止而退-译文与读解
    诗经:衡门在欲望面前知止而退-译文与

    衡门——在欲望面前知止而退【原文】衡门之下(1),可以栖迟(2)。泌之洋洋(3),可以乐饥(4)。岂其食鱼,必河之鲂(5)?岂其取妻(6)。必齐之姜(7)?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8)?【注释】①衡门:横木做成的门,指简陋的居所。

  • 诗经:无衣雄纠纠的英雄气概-译文与读解
    诗经:无衣雄纠纠的英雄气概-译文与读

    无衣——雄纠纠的英雄气概【原文】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1),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2)。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3)。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注释】①王。指国家。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