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诸子百家

老子集注:第十八章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老子集注

老子集注: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43];智慧出,有大伪 [44];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45]

【注释】

[43] 我们知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44] “道德”最终被谎言战胜。所以如果看见一个人成天在喊什么,你就有必要担心这个人是不是在这方面存在……缺陷。

[45]好象很可笑,老子用来衡量国家昏乱的不是人们一般所想象的“奸臣”,而是“忠臣”。二者成正比。这就是说,当所谓“忠臣”显露出来的时候,能够履行正常臣子义务的人也就大大减少了。

【译文】

大道被废弃,才有仁义;智慧出现后,才有很大的虚伪;父、子、兄、弟、夫、妇“六亲”不和睦,才有孝慈。国家昏暗混乱,才有忠臣。

精选推荐

  • 老子集注:第十五章
    老子集注: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36]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

  • 老子集注:第十章
    老子集注: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20]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21] 涤除玄览,能如疵乎?[22]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23]天门开阖,能为雌乎?[24]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25 ]生之、蓄之,[26]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27] 是谓玄德。【注释】[20] “无

  • 老子集注:第四章
    老子集注: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8]【注释】[8] 让我们先放过“象帝”,即最后一句;这里老子以形象的方法向我们描述了“道”是什么样子。分为

  • 老子集注:第二章
    老子集注: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5]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6]【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