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汤头歌诀:7.五皮饮__十三、利湿之剂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汤头歌诀

汤头歌诀:7.五皮饮__十三、利湿之剂

7.五皮饮 脾虚肤肿①。

(《中藏径》)

【歌诀】

五皮饮用五般皮陈茯姜桑大腹奇

或用五加易桑白脾虚肤胀①此方司①

【词解】①肤肿:多由脾虚湿重,水溢皮肤所致,亦称“皮水”。症见全身水肿,按之没指,肢体沉重,小便不利等。

②肤胀:是指寒湿留滞在皮肤之内而出现肿胀的病证。症可见全身浮肿,腹部膨大,按之肿有凹陷,皮厚而色泽无异常变化等。

③司:即主管。

【组成】陈皮茯苓皮生姜皮桑白皮大腹皮各等分(各9g)

【用法】上5药共为粗末,每次用三钱(9g),水煎,去渣,温 服。

【功用】利水消肿,理气健脾。

【主治】皮水,脾虚湿盛。症见一身悉肿,肢体沉重,心腹胀满,上气喘急,小便不利,舌苔白腻,脉沉缓等。

【分析】脾虚湿盛,溢于肌肤而致肤肿为本方主证。心腹胀满,上气喘急为次要症状。故方中用茯苓皮淡渗利湿,行水消肿,为君药。生姜皮、大腹皮助君行水消肿,为臣药。三药相合,能去皮肤中的停水。又佐以桑白皮肃降肺气,通调水道,利水消肿,且泻肺平嚼;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和胃,使气行水行。方中五药皆用其皮,则善行皮间之水气,故专治皮水。

按:本方作用平和,利水消肿还能健脾,故治疗稗虚水肿轻证有奇效。亦可用治妊娠水肿。原书名为…五皮散”,

【附方】五皮饮(《麻科活人全书》)本方即上方去桑白皮,换五加皮而成。其功用、主治与上方基本相同。

按:五加皮亦有利水去湿之功,但性偏温 ,而桑白皮甘寒,这是二方不同之处。

精选推荐

  • 汤头歌诀:5.疏凿饮子__十三、利湿之剂
    汤头歌诀:5.疏凿饮子__十三、利湿之剂

    5.疏凿①饮子 (严用和)阳水。(《济生方》)【歌诀】疏凿槟榔及商陆苓皮大腹同椒目赤豆艽羌泻木通煎益姜皮阳水服【词解】①疏凿:指本方能上下内外分消,其势犹如夏禹疏江 凿河,使壅盛于表里之水湿迅速分消,故名疏凿饮子

  • 汤头歌诀:1.五苓散__十三、利湿之剂
    汤头歌诀:1.五苓散__十三、利湿之剂

    1.五苓散(张仲景)行水总剂。(《伤寒论》)【歌诀】五苓散治太阳腑① 白术泽泻猪茯苓膀胱化气添官桂利便消暑烦渴清除桂名为四苓散无寒但渴服之灵猪苓汤除桂与术加入阿胶滑石停此为和湿兼泻热疸黄②便闭渴呕宁【词解】

  • 汤头歌诀:3.缩脾饮__十二、祛暑之剂
    汤头歌诀:3.缩脾饮__十二、祛暑之剂

    3.缩脾①饮 温 脾消暑。(《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歌诀】 缩脾饮用清暑气 砂仁草果乌梅暨甘草葛根扁豆加 吐泻烦渴温 脾胃古人治暑多用温  暑为阴证此所谓 大顺杏仁姜桂甘 散寒燥湿斯为贵【词解】①缩脾:本方以缩砂仁

  • 汤头歌诀:11.疝气汤__十二、祛暑之剂
    汤头歌诀:11.疝气汤__十二、祛暑之剂

    11.疝气汤 (朱丹溪)寒湿疝气①。(《丹溪心法》)【歌诀】疝气方用荔枝核 栀子山楂枳壳益再入吴茱入厥阴 长流水煎疝痛释【词解】①寒湿疝气:指由寒湿之邪侵犯肝气所致的疝气痛。症见阴囊寒冷,疼痛,痛引睾丸等。因阴囊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