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果部上-南枣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果部上-南枣

x山枣 藏枣 x 山金华东陽县茶场,以透明如血,七枚长一尺者佳,陈者入药。 宦游笔记∶金华东陽县茶 场出枣,其大如拳,核尖细如黍,决之即脱,清甘香脆,以此名闻天下。明中叶尚存数柯,今此种已绝矣。惟东南诸乡于高阜地种之,虽不及茶场,亦美甲于他处。其制法不一,未熟辄击,以汤沃之使变色,谓之汤红,干则其色紫;已熟者,名树头红,干则其色丹;过熟者,以所煮余汁煮之,色味似庶糖,谓之糖枣,此则以时食为美,不作干也。又有一种棘,差小而圆,味殊胜枣。 物理小识∶南枣出兰溪,摇而知之,其肉离核,味甘微酸,性温补,赤入心,酸敛肝。

博记单方∶眼疾中有一种名红线锁目干治法,取南枣核二十一粒,将核截两断,去仁净,以铜绿塞孔中,仍将枣核合上,以纸贴封一起,放炉中烧红,取出,以碗盖存性。每日只用七个,研极细末,调哺男母乳水抹,三日立效。

肠红下血 南枣五枚,同黄 二钱,煎汤,五更服,神效。 又方不药良方∶南枣十枚,槐 米一两,同煎,去米食枣,日三次即愈。

痔疮 救生苦海∶南枣一枚(去核),鳖头骨一个(捣碎),铜青装满枣肉,扎紧,火烟尽,伏土存性,研细;用秋海棠煎洗,然后用药和水敷之,三日消。

除壁虱 集听∶大南枣去核,入水银,火煨熏。

走马牙疳 不药良方∶陈年南枣核,烧灰,研末掺之。

枣参丸 醒园录∶用大南枣十枚,蒸软去皮核,配人参一钱,布包,藏饭锅内蒸烂,捣匀为 丸,如弹子大,收贮用之,补气最捷。

仙果不饥方 醒园录∶大南枣一斤,好柿饼十块,芝麻半斤去皮炒,糯米粉半斤炒,将芝麻 研成细末,枣、柿同入饭中,蒸熟取出,去皮核子蒂,捣极烂,和麻、米二粉,再捣匀为丸,晒干收贮,加参更妙。

本经逢原云∶古方中用大枣皆是红枣,取生能散表也;入补脾药宜用南枣,取甘能益津也;其黑枣助湿中火、损齿生虫,入药非宜。

精选推荐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果部上-南枣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果部上-南枣

    x山枣 藏枣 x 山金华东陽县茶场,以透明如血,七枚长一尺者佳,陈者入药。 宦游笔记∶金华东陽县茶 场出枣,其大如拳,核尖细如黍,决之即脱,清甘香脆,以此名闻天下。明中叶尚存数柯,今此种已绝矣。惟东南诸乡于高阜地种之,虽不及茶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果部上-化州橘红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果部上-化州橘红

    x橘瓤上丝 糖橘红 橘饼 药制柑橘饼 青盐陈皮 橘苓 x 岭南杂记∶化州仙橘,相传仙人罗辨种橘于石龙之腹,至今犹存,惟此一株,在苏泽堂者为 最,清风楼次之,红树又次之。其实非橘,皮浓肉酸,不中食。其皮厘为五片七片,不可成双,每片真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果部上-椰油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果部上-椰油

    x椰中酒 椰膏 椰皮 椰肉 x 台湾使槎录云∶可佐膏火,或云用火炙椰,其油自出。凡楝椰子以手摇之,听水声清亮,则 心大而甜;其肉浓,水声浊则否。 渑水燕谈录∶椰子生安南及海外诸国,木如棕榈,大者高百余尺,花白如千叶芙蓉,一本花不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果部上-茶肭子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果部上-茶肭子

    边舆考∶其树出辽东塞外,高有三尺许,叶如南方楝树,背有黄白点,花四出,形如手,碧 色,或有八出者,结子大如拳,熟便可食,其甘如饴,其树浸水可为油燃灯,入药用子。治一切病,辽塞无药,土人有病者,取茶肭子啖之即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