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易学
八字常识
八字命理
星座
水瓶座
双鱼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星座运势
起名
宝宝起名
公司取名
好名字大全
起名字典
姓氏来源
家居
家居风水
办公室风水
公司风水
厨房风水
儿童房风水
客厅风水
书房风水
卫生间风水
卧室风水
阳台风水
风水化解
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运势
相学
手相
面相
解梦
民俗
古代典籍
先秦典籍
诸子百家
启蒙教育
历史典籍
人物传记
古代医书
佛经书籍
易经书籍
古代兵书
家谱大全
首页
>
古代典籍
>
佛经书籍
佛经书籍
佛经书籍有哪些 佛经书籍书名大全
标签
金刚经
金刚经解释
金刚经讲义
金刚经说什么
金刚经集注
白话金刚经讲解
妙法莲华经全文
妙法莲华经讲解
莲华经译文
妙法莲华经浅释
楞严经
楞严经讲义
楞严经浅释
楞严经的秘密
圆觉经
圆觉经略说
心经
华严经全文
楞伽经
楞伽经解读
地藏菩萨本愿经
十善业道经
药师经
六祖坛经
佛学入门
学佛入门
玉历宝钞
地藏经
无量寿经
法华经
南禅七日
如何修证佛法
太上感应篇汇编
妙法莲华经白话文
楞严咒
往生咒
四十二章经
王凤仪笃行录
寿康宝鉴
心经讲解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
僧伽吒经
佛说阿弥陀经
维摩诘经讲解
维摩经
维摩诘经译文
无量义经
破相论
常用咒语真言
频道热点
般舟三昧经:佛印品第十六
般舟三昧经:譬喻品第四
精
般舟三昧经:四事品第三
2023-10-14
精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2023-10-14
精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付嘱品第十
2023-10-14
精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护法品第九
2023-10-14
精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七
2023-10-14
精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
2023-10-14
精
安士全书:西归直指__省庵法师劝发菩提心文(附
2023-10-14
精
安士全书:西归直指卷四
2023-10-14
最新列表
放下的幸福:知惭愧才能更上进
知惭愧才能更上进“惭愧”是佛教的专有名词,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并没有“惭”、“愧”二字连称的词汇,而这两个字都是一种修行的方法与观念。其中“惭”指的是对不起自己,也就是“自惭形秽”;“愧”指的是对不起他人,所以说
佛经书籍
2023-10-14
放下的幸福:让生活重新上轨道
让生活重新上轨道散漫可以分为头脑的散漫,和生活的散漫。头脑的散漫就是没有组织力、没有计画,说得好听叫做随缘,说得不好听就是没有主见。而生活上的散漫,如果是有钱的人,可能就会花天酒地、生活不规律,过著糜烂的生活;如果
佛经书籍
2023-10-14
放下的幸福:是自信,还是自负?
第五篇慢是自信,还是自负?人几乎都有自负、自满的心,佛教称之为“慢心”,也就是自认为自己很了不起的意思。这样的人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不是把别人看得过低,就是把自己看得过高,因此很容易伤害到他人,而成为彼此的负担。人
佛经书籍
2023-10-14
放下的幸福:善用生命不懈怠
善用生命不懈怠懒惰又叫做懈怠,和精进是相反的。它是一种得过且过的生命态度,往往没有想过自己要完成什么;即使有,也一直迟迟不采取行动,老是停留在空想的阶段,而不愿勤奋地去实践、去努力。因此,懒惰的人往往会觉得生命活得
佛经书籍
2023-10-14
放下的幸福:不为自己找借口
不为自己找借口好高骛远的人,头脑里常常动著各种念头、各种谋略,自认为心怀大志,只是机会还没到或者是还没有执行而已。做事应该要从近处着手、远处着眼,光是有远大的志向和愿望,而没有脚踏实地去做,那永远都是一种虚幻的狂
佛经书籍
2023-10-14
放下的幸福:跳出自己设的陷阱
跳出自己设的陷阱曾经有过这么一则新闻:有一位太太要她先生回家时,顺便买一罐沙拉油,但是先生忘记买,太太很生气,两人就起了口角,结果太太因此而自杀身亡了。乍听之下,不禁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怎么会为了一罐沙拉油就自杀呢?如果
佛经书籍
2023-10-14
放下的幸福:危机就是转机
危机就是转机观念上、个性上的愚痴、颠倒,会让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唯有转变颠倒的观念为正见,才能真的跳脱烦恼,因此正确的观念非常重要。譬如本来这盆花已经插得很好看了,但此时如果来了一位插花老师,希望能插一盆更好
佛经书籍
2023-10-14
放下的幸福:别颠倒看世界
第四篇痴别颠倒看世界佛法说“痴”是众生的根本烦恼之一,痴的意思是事理不明、是非颠倒,这和我们常说这个人很痴心的痴不一样,痴心的痴是“执迷不悟”的意思。所谓是非颠倒、事理不明,是指一般常识认为是正常、合情合理
佛经书籍
2023-10-14
放下的幸福:烦恼与愚痴
烦恼与愚痴愚痴有广义的,也有狭义的。广义的愚痴,是泛指所有一切烦恼;而狭义的愚痴,是指观念、看法或思想上的问题,也就是不明因果、不信因缘,或是因果颠倒,甚至于不相信有因果和因缘。任何事情都一定要有因有缘才能完成,其中
佛经书籍
2023-10-14
放下的幸福:生气是慢性自杀
生气是慢性自杀大家都知道瞋是心中火,不但对自己不好,对别人也不好,常起瞋心就如同慢性自杀一样,所以都希望能好好控制自己的脾气。然而,勉强控制瞋恨心的结果,反而会愈控制,就愈瞋恨自己,因为你会发现根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
佛经书籍
2023-10-14
放下的幸福:忍耐不是忍气吞声
忍耐不是忍气吞声通常一个人有没有耐性,和他所生长的环境、家庭因素,以及受教育的过程都有关系。有的人是由于成长过程发生了一些特殊的情况,性格才突然变得没有耐性;但也有的人本来没有耐性,后来因为所处的环境,所谓“人在
佛经书籍
2023-10-14
放下的幸福:逆境要忍,顺境也要忍
逆境要忍,顺境也要忍现代人往往火气很大,因此整个社会总是弥漫著一股暴戾之气,而这种瞋心,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无明火”。人之所以起瞋心,是由于个人的欲望 、贪爱不能得到满足;或是虽然得到了,但又失去了。因为非常在乎自我,
佛经书籍
2023-10-14
放下的幸福:瞋是心中火
瞋是心中火佛教称瞋火为无明火,象是说“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或是“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可见瞋火能够让人在一念之间,把自己所修的功德都摧毁了,就好像儿童玩积木一样,只要一生气,把脚一踢,辛苦堆好的房子马上就应声
佛经书籍
2023-10-14
放下的幸福:瞋心与慈心
瞋心与慈心有人说现代人的瞋心很重,所以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了暴戾之气。所谓瞋,是个总名称,它的内容包括不满意、愤怒、怨恨、看不惯和不自在等内心的感受。呈现在外表上,则是一种愤怒的表情或动作,让人觉得阴险、奸诈或是
佛经书籍
2023-10-14
放下的幸福:清贫与悭吝大不同
清贫与悭吝大不同清贫生活的风气曾流行一时,也可以称为是一种简单过生活的思潮。所谓清贫生活,就是符合自然,尽量节约,崇尚朴实,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它和悭不同,悭是舍不得用,而清贫是强调生活的清淡、简朴,因此需要用的东
佛经书籍
2023-10-14
放下的幸福:为什么要生气?
第三篇瞋为什么要生气?佛法认为,“贪、瞋、痴”是我们人类的三种根本烦恼,称为“三毒”。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避免起瞋心,只不过有一些人是瞋恨在心里,没有表现出来罢了。可是有一些人往往会把心中的瞋恨从身、口的行
佛经书籍
2023-10-14
放下的幸福:广结善缘带来好人缘
远离名位、权力的诱惑 广结善缘带来好人缘我们都知道贪是不好的习惯,可是有时候我们又会走入另一个极端--悭,也就是小气、舍不得和吝啬,有人以为这是节省,其实悭和节省是两回事。悭和节省的差别,主要在于节省的目的,譬如我
佛经书籍
2023-10-14
放下的幸福:凡事恰到好处最好
凡事恰到好处最好悭吝会让我们不得人缘、失去朋友,同时自我也不能成长。因此,无论我们有什么东西,都尽量能让人充分运用,包括名位、财产和权力等都是一样,而不要自己独享。有很多名人就是怕被人利用,因此不愿意把名借给人,像
佛经书籍
2023-10-14
放下的幸福:转贪心为愿心
转贪心为愿心佛法说贪为苦本,想解决苦的问题,就要先从“知贪”开始。人的需求有两种,一个是需要,一个是想要,凡是想要的超过自己的需要时,就叫做“贪”。但是,人常常不但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多少,而且也很难将需要和想要两者的
佛经书籍
2023-10-14
放下的幸福:以布施对治贪念
以布施对治贪念贪念会带给我们许多的烦恼,该如何帮自己除贪、解毒呢?用布施来对治贪,是最好的办法。所谓布施,就是捐出自己拥有的财力、物力,来帮助别人度过难关,甚至还可以布施自己的时间、智慧,或利用自己各式各样的资源协
佛经书籍
2023-10-14
放下的幸福:名利只是暂时拥有
名利只是暂时拥有一般人贪取的项目,不外是金钱、名位,然而这些东西有时是必须的,有时又是“不请自来”的,所以重点不在如何规避它们,而是要用正确的态度来看待它们。以储蓄为例,如果有正当的目标计画,象是储蓄多少钱之后可以
佛经书籍
2023-10-14
放下的幸福:什么是贪心?
第二篇贪什么是贪心?在佛经上,“贪”有好多不同的说法,譬如它又叫做“欲”,也就是希望、追求、渴求的意思。人到底希望什么?又渴求什么呢?人在身心的需求上,最主要的不外是贪“色、声、香、味、触”五欲,眼睛贪好看的、耳朵
佛经书籍
2023-10-14
放下的幸福:为什么贪心?
为什么贪心?只要是贪,都是不好的心态,不会因你所贪著的东西种类不同,而有好坏之别,因为不管你贪的是什么东西,都是额外的追求。但它还是有程度上的差别,也就是贪求的目的是为自己,还是为了他人的差别。有一位寺院的住持,才接任
佛经书籍
2023-10-14
放下的幸福:烦恼与习气
烦恼与习 气人都会有烦恼,当成为习惯后,烦恼的感觉就渐渐不存在了,只会留下烦恼的现象,也就是习 气。例如一个视钱如命的人,看到了钱就如饥如渴,一看到钞票就想要占为己有,这种饥渴的感觉就是烦恼。如果一个人经常有这种饥渴
佛经书籍
2023-10-14
放下的幸福:调和感性与理性
调和感性与理性在一般的看法里,人大约可以分成两种型态:一种人非常的感性,另一种人则非常的理性。一般人对感性的人之刻板印象是不理智、无理取闹,理性的人则是理智而有智慧;所以大多数的人都愿意接受理性的人,对感性的人反
佛经书籍
2023-10-14
共4394篇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尾页
热门排序
1
海涛法师:八关斋戒---能够消除累
佛经书籍
10-14
2
妙法莲华经讲解:普贤菩萨劝发品第
佛经书籍
10-14
3
妙法莲华经讲解: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佛经书籍
10-14
4
妙法莲华经讲解:药王菩萨本事品第
佛经书籍
10-14
5
妙法莲华经讲解: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佛经书籍
10-14
6
妙法莲华经讲解: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佛经书籍
10-14
7
常用咒语真言:净业真言注音
佛经书籍
10-14
8
净空法师:爱情,结婚与离婚
佛经书籍
10-14
9
心经:心经抉隐(元音老人著)
佛经书籍
10-14
10
妙法莲华经讲解:妙庄严王本事品第
佛经书籍
10-14
推荐文章
海涛法师:八关斋戒---能够消除累
佛经书籍
10-14
妙法莲华经讲解:普贤菩萨劝发品第
佛经书籍
10-14
妙法莲华经讲解: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佛经书籍
10-14
妙法莲华经讲解:药王菩萨本事品第
佛经书籍
10-14
妙法莲华经讲解: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佛经书籍
10-14
妙法莲华经讲解: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佛经书籍
10-14
常用咒语真言:净业真言注音
佛经书籍
10-14
净空法师:爱情,结婚与离婚
佛经书籍
10-14
心经:心经抉隐(元音老人著)
佛经书籍
10-14
妙法莲华经讲解:妙庄严王本事品第
佛经书籍
10-14
相关栏目
易学
星座
起名
家居
生肖
相学
解梦
民俗
古代典籍
友情链接
易学
星座
起名
家居
生肖
相学
解梦
民俗
古代典籍
家谱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