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是先秦时期对各个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最新列表

  • 《孟子》 孟子·尽心下
    《孟子》 孟子·尽心下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公孙丑问曰:“何谓也?”“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
    诸子百家
  • 《列子》 列子·杨朱
    《列子》 列子·杨朱
    杨朱游于鲁,舍于孟氏。孟氏问曰:“人而已矣,奚以名为?”曰:“以名者为富。”“既富矣,奚不已焉?”曰:“为贵”。“既贵矣,奚不已焉?”曰: “为死。”“既死矣
    诸子百家
  • 《列子》 列子·说符
    《列子》 列子·说符
    子列子学于壶丘子林。壶丘子林曰:“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列子曰:“愿闻持后。”曰:“顾若影,则知之。”列子顾而观影:形枉则影曲,形直则影 正。然则枉直随形而不在影,屈申任物而不在我。
    诸子百家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军争篇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军争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故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
    诸子百家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九变篇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九变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
    诸子百家
  • 《孟子》 孟子·告子上
    《孟子》 孟子·告子上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
    诸子百家
  • 《孟子》 孟子·告子下
    《孟子》 孟子·告子下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色与礼孰重?”曰:“礼重。”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屋庐子不
    诸子百家
  • 《列子》 列子·汤问
    《列子》 列子·汤问
    殷汤问于夏革曰:“古初有物乎?”夏革曰:“古初无物,今恶得物?后之人将谓今之无物,可乎?”殷汤曰:“然则物无先后乎?”夏革曰:“物之终始,初 无极已。始或为终,终或为始,恶知其纪?然自物之
    诸子百家
  • 《列子》 列子·力命
    《列子》 列子·力命
    力谓命曰:“若之功奚若我哉?”命曰:“汝奚功于物而欲比朕?”力曰:“寿夭、穷达、贵贱、贫富,我力之所能也。”命曰:“彭祖之智不出尧舜之上,而 寿八百;颜渊之才不出众人之下,而寿十八。仲尼
    诸子百家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势篇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势篇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
    诸子百家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虚实篇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虚实篇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
    诸子百家
  • 《孟子》 孟子·万章上
    《孟子》 孟子·万章上
    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 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曰:“长息问於公明高曰:‘舜
    诸子百家
  • 《孟子》 孟子·万章下
    《孟子》 孟子·万章下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 於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
    诸子百家
  • 《列子》 列子·周穆王
    《列子》 列子·周穆王
    周穆王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入水火,贯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虚不坠,触实不硋。千变万化,不可穷极。既已变物之形,又且易人之虑。穆王敬之若 神,事之若君。推路寝以居之,引三牲以进之,选女乐以娱之。化人以为王之宫室卑陋而不
    诸子百家
  • 《列子》 列子·仲尼
    《列子》 列子·仲尼
    仲尼闲居,子贡入待,而有忧色。子贡不敢问,出告颜回。颜回援琴而歌。 孔子闻之,果召回入,问曰:“若奚独乐?”回曰:“夫子奚独忧?”孔子曰:“先言尔志。”曰:“吾昔闻之夫子曰:‘乐天
    诸子百家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谋攻篇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谋攻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
    诸子百家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形篇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形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
    诸子百家
  • 《孟子》 孟子·离娄上
    《孟子》 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 被其泽,不可法於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
    诸子百家
  • 《孟子》 孟子·离娄下
    《孟子》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舜生於诸冯,迁於负夏,卒於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於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馀里;世之相后也,千有馀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於
    诸子百家
  • 《列子》 列子·天瑞
    《列子》 列子·天瑞
    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国君卿大夫眎之,犹众庶也。国不足,将嫁于卫。弟子曰:“先生往无反期,弟子敢有所谒;先生将何以教?先生不闻壶丘子 林之言乎?”子列子笑曰:“壶子何言哉?虽然,夫子尝语伯昏瞀人,吾侧闻
    诸子百家
  • 《列子》 列子·黄帝
    《列子》 列子·黄帝
    黄帝即位十有五年,喜天五戴己,养正命,娱耳目,供鼻口,焦然肌色皯黣,昏然五情爽惑。又十有五年,忧天下之不治,竭聪明,进智力,营百姓,焦然肌色皯黣,昏然五情爽惑。黄帝乃喟然赞曰:“朕之过淫矣。 养一己其患如此,治万物其患
    诸子百家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计篇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计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 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
    诸子百家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作战篇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作战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
    诸子百家
  • 《孟子》 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 孟子·滕文公上
    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覸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
    诸子百家
  • 《孟子》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 孟子·滕文公下
    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
    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