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是先秦时期对各个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最新列表

  • 《庄子》 庄子·杂篇 外物第二十六
    《庄子》 庄子·杂篇 外物第二十六
    外物不可必,故龙逢诛,比干戮,箕子狂,恶来死,桀、纣亡。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开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人亲莫 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爱,故孝己忧而曾参悲。木与木相摩则然,金与火相守则流。阴阳错
    诸子百家
  • 《淮南子》 刘安·淮南子简介
    《淮南子》 刘安·淮南子简介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西汉宗室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写的。据《汉书·艺文志》云:「淮南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 篇」,颜师古注曰:「内篇论道,外篇杂说」,现今所存的有二十一篇,大概都是原
    诸子百家
  • 《淮南子》 淮南子·卷一 原道训
    《淮南子》 淮南子·卷一 原道训
    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原流泉浡,冲而徐盈;混混滑滑,浊而徐清。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 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幎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
    诸子百家
  • 《淮南子》 淮南子·卷九 主术训
    《淮南子》 淮南子·卷九 主术训
    人主之术,处无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清静而不动,一度而不摇,因循而任下,责成而不劳。是故心知规而师傅谕导,口能言而行人称辞,足能行而相者先 导,耳能听而执正进谏。是故虑无失策,谋无过事,言为文章,行为仪表于天下。进退应
    诸子百家
  • 《淮南子》 淮南子·卷十 缪称训
    《淮南子》 淮南子·卷十 缪称训
    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平乎准,直乎绳,圆乎规,方乎矩,包裹宇宙而无表里,洞同覆载而无所碍。是故体道者,不哀不乐,不喜不怒,其坐无虑,其寝无梦,物来而名,事来而应。主者,国之心,心治则百节皆安,心扰则百节皆乱。 故其心治者,支体相遗
    诸子百家
  • 《庄子》 庄子·杂篇 庚桑楚第二十三
    《庄子》 庄子·杂篇 庚桑楚第二十三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 相与言曰:“庚桑之子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馀
    诸子百家
  • 《庄子》 庄子·杂篇 徐无鬼第二十四
    《庄子》 庄子·杂篇 徐无鬼第二十四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 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掔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劳于
    诸子百家
  • 《庄子》 庄子·杂篇 列御寇三十二
    《庄子》 庄子·杂篇 列御寇三十二
    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 曰:“吾惊焉。” 曰:“恶乎惊?” 曰:“吾尝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 伯昏瞀人曰:“若是,则汝何
    诸子百家
  • 《庄子》 庄子·杂篇 天下第三十三
    《庄子》 庄子·杂篇 天下第三十三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
    诸子百家
  • 《淮南子》 淮南子·卷七 精神训
    《淮南子》 淮南子·卷七 精神训
    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闵,澒濛鸿洞,莫知其门。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滔乎莫知其所止息,于是乃别为阴阳, 离为八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烦气为虫,精气为人。是故精神,天之有也;而骨骸者,地之有也。精
    诸子百家
  • 《淮南子》 淮南子·卷八 本经训
    《淮南子》 淮南子·卷八 本经训
    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质真而素朴,闲静而不躁,推而无故,在内而合乎道,出外而调于义,发动而成于文,行快而便于物。其言略而循理,其行侻而顺 情,其心愉而不伪,其事素而不饰,是以不择时日,不占卦兆,不谋所始,不议所终,安则止,激则行,通体
    诸子百家
  • 《庄子》 庄子·外篇 田子方第二十一
    《庄子》 庄子·外篇 田子方第二十一
    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数称谿工。 文侯曰:“谿工,子之师邪?” 子方曰:“非也,无择之里人也;称道数当,故无择称之。” 文侯曰:“然则子无师邪?” 子方曰:“有。”
    诸子百家
  • 《庄子》 庄子·外篇 知北游第二十二
    《庄子》 庄子·外篇 知北游第二十二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 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孤阕之上,而睹狂屈
    诸子百家
  • 《庄子》 庄子·杂篇 说剑第三十
    《庄子》 庄子·杂篇 说剑第三十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馀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馀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 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
    诸子百家
  • 《庄子》 庄子·杂篇 渔父三十一
    《庄子》 庄子·杂篇 渔父三十一
    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 客指孔子曰:“彼何为者也?&rdqu
    诸子百家
  • 《淮南子》 淮南子·卷五 时则训
    《淮南子》 淮南子·卷五 时则训
    孟春之月,招摇指寅,昏参中,旦尾中。其位东方,其日甲乙,盛德在木,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太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 冻,蛰虫始振苏,鱼上负冰,獭祭鱼,候雁北。天子衣青衣,乘苍龙,服苍玉,建青旗,食麦与羊,服八风水,爨萁燧火
    诸子百家
  • 《淮南子》 淮南子·卷六 览冥训
    《淮南子》 淮南子·卷六 览冥训
    昔者,师旷奏白雪之音,而神物为之下降,风雨暴至。平公癃病,晋国赤地。 庶女叫天,雷电下击,景公台陨,支体伤折,海水大出。夫瞽师、庶女,位贱尚葈,权轻飞羽,然而专精厉意,委务积神,上通九天,激厉至精。由此观之,上天之诛也,虽在圹虚
    诸子百家
  • 《庄子》 庄子·外篇 达生第十九
    《庄子》 庄子·外篇 达生第十九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馀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有 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
    诸子百家
  • 《庄子》 庄子·外篇 山木第二十
    《庄子》 庄子·外篇 山木第二十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敢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舍子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
    诸子百家
  • 《庄子》 庄子·杂篇 让王第二十八
    《庄子》 庄子·杂篇 让王第二十八
    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又让于子州支父,子州支父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 舜让天下于
    诸子百家
  • 《庄子》 庄子·杂篇 盗跖第二十九
    《庄子》 庄子·杂篇 盗跖第二十九
    孔子与柳下季为友,柳下季之弟,名曰盗跖。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万民苦之。 孔子谓柳下季曰:“夫为人父者,必能诏
    诸子百家
  • 《淮南子》 淮南子·卷三 天文训
    《淮南子》 淮南子·卷三 天文训
    天墬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々,故曰太昭。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 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
    诸子百家
  • 《淮南子》 淮南子·卷四 墬形训
    《淮南子》 淮南子·卷四 墬形训
    墬形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极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风有八等,水有六品。 何谓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冀
    诸子百家
  • 《庄子》 庄子·外篇 秋水第十七
    《庄子》 庄子·外篇 秋水第十七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 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
    诸子百家
  • 《庄子》 庄子·外篇 至乐第十八
    《庄子》 庄子·外篇 至乐第十八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今奚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就奚去?奚乐奚恶?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
    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