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诸子百家

道德经白话文:第十五章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道德经白话文

道德经白话文:第十五章

【原文】

{1}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2}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3}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4}保此道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白话文】

{1}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其微妙玄通,真是深不可识。由于深不可识,只好勉强来形 容他:

{2}其审慎好像冬天过江,谨守好像畏惧四邻,恭敬严肃如同作客,流逸潇洒如同化冰,纯朴 得好像未经雕琢,旷达得好像高山空谷,敦厚得好像浑沌不清。

{3}谁能沉淀混浊的,使之渐渐清澈呢?谁能启动僵死的,使之徐徐复活呢?

{4}持守此道的人,是不会自满自溢的。唯有不自满自溢,才能在凋敝死亡中成为新人。

精选推荐

  • 道德经白话文:第十五章
    道德经白话文:第十五章

    【原文】{1}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2}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3}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4}保此道不欲盈。夫唯

  • 道德经白话文:第十四章
    道德经白话文:第十四章

    【原文】{1}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2}此三者不可致诘4,故混而为一。{3}其上不,其下不昧。{4}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5}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6}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7}执古

  • 道德经白话文:第十二章
    道德经白话文:第十二章

    【原文】{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打猎令人心发狂,难得 之货令人行妨。{2}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白话文】 {1}缤纷的色彩使人眼睛昏花,变幻的音响使人耳朵发聋,丰腴的美食使人口味

  • 道德经白话文:第十章
    道德经白话文:第十章

    【原文】{1}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2}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3}涤除玄览,能无疵乎?{4}爱国治民,能无为乎?{5}天门开阖,能为雌乎?{6}明白四达,能无知乎?{7}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白话文】 {1}谁能使灵魂与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