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是先秦时期对各个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最新列表

  • 论语解读:愚不可及的大智慧
    论语解读:愚不可及的大智慧
    愚不可及的大智慧【原文】子曰:“宁武子①,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注释】①宁武子:卫国大夫,姓宁,名俞,“武”是谥号。【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当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便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当国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久而敬之的交友艺术
    论语解读:久而敬之的交友艺术
    久而敬之的交友艺术【原文】子日:“晏平仲①善与人交,久而敬之②。”【注释】①晏平仲;即晏婴,春秋时齐国著名贤大夫,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时执政。事迹见于《晏子春秋》和《史记·管晏列传》。②之:指晏婴。【译文】孔子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正确对待上台与下台
    论语解读:正确对待上台与下台
    正确对待上台与下台【原文】子张问日:“令尹子文①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日:“忠矣!”【注释】①令尹子文: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宰相。子文,姓斗,名豰于菟(gouwutu),字子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解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原文】子贡问日:“孔文子①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②而好学,不耻下问③,是以谓之‘文’也。”【注释】①孔文子:卫国大夫,姓孔,名圉,谥号“文”。②敏:勤勉。③下问:向下请教。【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政治家的君子之道
    论语解读:政治家的君子之道
    政治家的君子之道【原文】子谓子产①,“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②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注释】①子产:春秋时郑国的贤宰相,著名政治家。姓公孙,名侨,字子产,在郑简公、郑定公时执政22年,使郑国能够在晋国和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无欲则刚
    论语解读:无欲则刚
    无欲则刚【原文】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日:“申枨①。”子曰:“枨也欲②,焉得刚?【注释】①申枨(cheng):孔子的学生。②欲;贪欲。【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毅的人。”有人说:“申枨是这样的人。”孔子说:“申枨贪欲,怎么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恕”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论语解读:“恕”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恕”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原文】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译文】子贡说:“我不愿别人强加给我的事,我也不愿强加给别人。”孔子说:“赐呀,这不是你做到了的。”【读解】自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闻一知十的过人才智
    论语解读:闻一知十的过人才智
    闻一知十的过人才智【原文】子谓子贡曰:“女①与回也孰愈②?”对曰:“赐也何敢望③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日:“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注释】①女:即“汝”,你。②愈:更,胜过。③望:比【译文】孔子对子贡说:“你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朽木不可雕也
    论语解读:朽木不可雕也
    朽木不可雕也【原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①也!于予与②何诛③?”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注释】①杇(Wu):指泥工抹墙的工具,也作动词用,指把墙面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不要耍嘴皮子
    论语解读:不要耍嘴皮子
    不要耍嘴皮子【原文】或日:“雍①也仁而不佞②。”子曰:“焉用佞?御③人以口给④,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注释】①雍:孔子的学生,姓冉,名雍,字仲弓。②佞(ning):能说会道,有口才。③御:防御,对付。①口给(ji):给,足。口给指嘴巴很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人贵有自知之明
    论语解读:人贵有自知之明
    人贵有自知之明【原文】子使漆雕开①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②。”子说。【注释】①漆雕开:孔子的学生,姓漆雕,名开,字子开。②吾斯之未能信:是“吾未能信斯”的倒装,“之”是用来倒装的同。信,信心。斯,代词,指孔子让他出仕这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公冶长第五
    论语解读:公冶长第五
    公冶长第五本篇通过对各种人物的评论表达了孔子关于为人、修养、处世、从政等方面问题的看法。全篇原文共28章,本书选19章。孔子怎样选女婿?【原文】子谓公冶长①,“可妻②也。虽在缧绁③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④妻之。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处世的艺术
    论语解读:处世的艺术
    处世的艺术【原文】子谓南容①,“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②妻之。【注释】①南容:孔子的学生,姓南宫,名适,字子容。②兄之子:孔子的哥哥叫孟皮(《史记·孔子世家索隐》),先于孔子去世,所以孔子替他女儿主婚。【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
    论语解读: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原文】子日:“德不孤,必有邻。”【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会有同志和朋友。”【读解】一方面,有道德的人自己有修养和风范,自然会影响周围的人,吸引周围的人成为同志和朋友。另一方面,有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保持一定的距离
    论语解读:保持一定的距离
    保持一定的距离【原文】子游曰:“事君数①,斯②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注释】①数(ShUO):频繁琐碎。②斯:则,就。【译文】子游说:“服事君主太频繁琐碎,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交大频繁琐碎,反而会遭到疏远。”【读解】有人向孔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为言过其行而感到羞耻
    论语解读:为言过其行而感到羞耻
    为言过其行而感到羞耻【原文】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①躬②之不逮③也。”【注释】①耻:意动用法,以.....为耻。②躬:自身。这里指自身的实际行动。③逮:及,赶上。【译文】孔子说:“古人言语不轻易出口,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实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严于律己总不会错
    论语解读:严于律己总不会错
    严于律己总不会错【原文】子曰:“以约①失之者鲜矣。”【注释】①约:约束,指严于律己。【译文】孔子说:“因为严于律己而犯错误的是很少的。”【读解】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是儒学倡导的重要品质之一。严于律己就是要常常约束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父母在世,不要远游
    论语解读:父母在世,不要远游
    父母在世,不要远游【原文】子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要离家远行。如果非远行不可,也要有一定的方向。”【读解】在当今国学若比邻,以旅游业可富国兴邦的世界大串连时代,“父母在,不远游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记住父母的年纪
    论语解读:记住父母的年纪
    记住父母的年纪【原文】子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记挂在心头。一方面为他们添寿而欢喜,一方面为他们年高而担心。”【读解】喜则点歌祝寿做生日,惧则汤药侍候问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用坏人做你的镜子
    论语解读:用坏人做你的镜子
    用坏人做你的镜子【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一想如何与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一下有没有与他相同的毛病。”【读解】老子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怎样对待父母的过错?
    论语解读:怎样对待父母的过错?
    怎样对待父母的过错?【原文】子曰:“事父母几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②,劳③而不怨。”【注释】①几(ji):轻微,婉转。③违;冒犯。③劳:忧愁。【译文】孔于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过错应委婉地劝阻。如果见他们不愿意听从,仍然应该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
    论语解读: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
    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原文】子曰:“参①乎!吾道一以贯②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注释】①参;曾参。②贯;贯穿,贯通。【译文】孔子说:“参啊!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义与利的选择
    论语解读:义与利的选择
    义与利的选择【原文】子日:“君子喻①于义,小人喻于利。”【注释】①喻:明白,懂得。【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读解】这正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rdqu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唯利是图必然招来怨恨
    论语解读:唯利是图必然招来怨恨
    唯利是图必然招来怨恨【原文】子曰:“放①于利而行,多怨。”【注释】①放(fang):依据,根据。【译文】孔子说:“只根据自己的利益做事。必然招来很多的怨恨。”【读解】一个人算得太精,凡事都以自己能否获得利益为依据来进行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关键在于练好内功
    论语解读:关键在于练好内功
    关键在于练好内功【原文】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①;不患莫己知②,求为可如③也。”【注释】①所以立:“立”和“位”通用,“所以立”即“所以位”,也就是担任职位的才能。②莫己知:“己知”即“知己”,因前面有否定词“莫”
    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