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是先秦时期对各个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最新列表

  • 《战国策》 战国策·赵策二
    《战国策》 战国策·赵策二
    ○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 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说赵王曰:“天下之卿相、人臣,乃至布衣之士,莫不高贤大王之行义,皆愿奉教陈忠于前之日久矣。虽然,奉阳君妒,大王不得任事。是以外宾客,游谈之士无敢尽忠于前者。今奉阳君捐馆舍
    诸子百家
  • 《战国策》 战国策·韩策二
    《战国策》 战国策·韩策二
    ○楚围雍氏五月 楚围雍氏五月,韩令使者求救于秦,冠盖相望也,秦师不下殽。韩又令尚靳使秦,谓秦王曰:“韩之于秦也,居为隐蔽,出为雁行。今韩已病矣,秦师不下崤。臣闻之,唇揭者其齿寒,愿大王之熟计之。”宣太后曰:“使者
    诸子百家
  • 《战国策》 战国策·韩策三
    《战国策》 战国策·韩策三
    ○或谓韩公仲 或谓韩公仲曰:“夫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知之而已;利害之相似者,唯智者知之而已。今公国其利害之相似,正如孪子之相似也。得以其道为之,则主尊而身安;不得其道,则主卑而身危。今秦、魏之和成,而非公适束之,则韩
    诸子百家
  • 《战国策》 战国策·秦策五
    《战国策》 战国策·秦策五
    ○谓秦王 谓秦王曰:“臣窃惑王之轻齐易楚而卑畜韩也。臣闻:王,兵胜而不骄;伯,主约而不忿。胜而不骄,故能服世;约而不忿,故能从邻。今王广德魏、赵而轻失齐,骄也;战胜宜阳,不恤楚交,忿也。骄忿非伯主之业也。臣窃为大王
    诸子百家
  • 《战国策》 战国策·齐策一
    《战国策》 战国策·齐策一
    ○楚威王战胜于徐州 楚威王战胜于徐州,欲逐婴子于齐。婴子恐。张丑谓楚王曰:“王战胜于徐州也,盼子不用也。盼子有功于国,百姓为之用;婴子不善,而用申缚。申缚者,大臣与,百姓弗为用,故王胜之也。今婴子逐,盼子必用。
    诸子百家
  • 《战国策》 战国策·楚策三
    《战国策》 战国策·楚策三
    ○苏子谓楚王 苏子谓楚王曰:“仁人之于民也,爱之以心,事之以善言;孝子之于亲也,爱之以心,事之以财;忠臣之于君也,必进贤人以辅之。今王之大臣父兄,好伤贤以为资,厚赋敛诸臣、百姓,使王见疾于民,非忠臣也;大臣播王之过于
    诸子百家
  • 《战国策》 战国策·楚策四
    《战国策》 战国策·楚策四
    ○或谓楚王 或谓楚王曰:“臣闻从者欲合天下以朝大王,臣愿大王听之也。夫因诎为信,旧患有成,勇者义之;摄祸为福,裁少为多,知者官之。夫报报之反,墨墨之化,唯大君能之。祸与福相贯,生与亡为邻,不偏于死,不偏于生,不足以载
    诸子百家
  • 《战国策》 战国策·魏策四
    《战国策》 战国策·魏策四
    ○献书秦王 ……献书秦王曰:“昔窃闻大王之谋出事于梁,谋恐不出于计矣,愿大王之熟计之也。梁者,山东之要也。有蛇于此,击其尾,其首救;击其首,其尾救;击其中身,首尾皆救。今梁王天下之中身也。秦攻梁者,是示天下要断山东之脊
    诸子百家
  • 《战国策》 战国策·韩策一
    《战国策》 战国策·韩策一
    ○三晋已破智氏 三晋已破智氏,将分其地。段规谓韩王曰:“分地必取成皋。”韩王曰:“成皋,石溜之地也,寡人无所用之。”段贵曰:“不然,臣闻一里之厚而动千里之权者,地利也。万人之众而破三军者,不意也。王用臣言,则韩
    诸子百家
  • 《战国策》 战国策·秦策三
    《战国策》 战国策·秦策三
    ○薛公为魏谓魏冉 薛公为魏谓魏冉曰:“文闻秦王欲以吕礼收齐以济天下,君必轻矣。齐、秦相聚,以临三晋,礼必并相之,是君收齐以重吕礼也。齐免于天下之兵,其仇君必深。君不如劝秦王令弊邑卒攻齐之事,齐破,文请以所得
    诸子百家
  • 《战国策》 战国策·秦策四
    《战国策》 战国策·秦策四
    ○秦取楚汉中 秦取楚汉中,再战于蓝田,大败楚军。韩、魏闻楚之困,乃南袭至邓,楚王引归。后三国谋攻楚,恐秦之救也。或说薛公:“可发使告楚曰:‘今三国之兵且去楚,楚能应而共攻秦,虽蓝田岂难得哉,况于楚之故地?’楚疑于秦之未
    诸子百家
  • 《战国策》 战国策·楚策一
    《战国策》 战国策·楚策一
    ○齐楚构难 齐、楚构难,宋请中立。齐急宋,宋许之。子象为楚谓宋王曰:“楚以缓失宋,将法齐之急也。齐以急得宋,后将常急矣。是从齐而攻楚,未必利也。齐战胜楚,势必危宋;不胜,是以弱宋干强楚也。而令两万乘之国常以急求所欲
    诸子百家
  • 《战国策》 战国策·楚策二
    《战国策》 战国策·楚策二
    ○魏相翟强死 魏相翟强死。为甘茂谓楚王曰:“魏之几相者,公子劲也。劲也相魏,魏、秦之交必善。秦、魏之交完,则楚轻矣。故王不如与齐约,相甘茂于魏。齐王好高人以名,今为其行人,请魏之相,齐必喜。魏氏不听,交恶于齐;齐、魏
    诸子百家
  • 《战国策》 战国策·魏策二
    《战国策》 战国策·魏策二
    ○犀首田盼欲得齐魏之兵以伐赵 犀首、田盼欲得齐、魏之兵以伐赵,梁君与田侯不欲。犀首曰:“请国出五万人,不过五月而赵破。”田盼曰:“夫轻用其兵者,其国易危;易用其计者,其身易穷。公今言破赵大易,恐有后咎。”犀
    诸子百家
  • 《战国策》 战国策·魏策三
    《战国策》 战国策·魏策三
    ○秦赵约而伐魏 秦、赵约而伐魏,魏王患之。芒卯曰:“王勿忧也,臣请发张倚使谓赵王曰:‘夫邺,寡人固刑弗有也。今大王收秦而攻魏,寡人请以邺事大王。’”赵王喜,召相国而命之曰:“魏王请以邺事寡人,使寡人绝秦。”相国曰:“
    诸子百家
  • 《战国策》 战国策·秦策一
    《战国策》 战国策·秦策一
    ○卫鞅亡魏入秦 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孝
    诸子百家
  • 《战国策》 战国策·秦策二
    《战国策》 战国策·秦策二
    ○齐助楚攻秦 齐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 张仪南见楚王,曰:“弊邑之王所说甚者无大大王,唯仪
    诸子百家
  • 《战国策》 战国策·齐策五
    《战国策》 战国策·齐策五
    ○苏秦说齐闵王 苏秦说齐闵王曰:“臣闻用兵而喜先天下者忧,约结而喜主怨者孤。夫后起者藉也,而远怨者时也。是以圣人从事,必藉于权而务兴于时。夫权藉者万物之率也,而时势者百事之长也。故无权籍,倍时势,而能事成者寡矣
    诸子百家
  • 《战国策》 战国策·齐策六
    《战国策》 战国策·齐策六
    ○齐负郭之民有孤狐咺者 齐负郭之民有孤狐咺者,正议,闵王斮之檀衢,百姓不附;齐孙室子陈举直言,杀之东闾,宗族离心;司马穰苴为政者也,杀之,大臣不亲。以故燕举兵,使昌国君将而击之。齐使向子将而应之。齐军破,向子以舆一乘亡
    诸子百家
  • 《战国策》 战国策·赵策四
    《战国策》 战国策·赵策四
    ○为齐献书赵王 为齐献书赵王使臣与复丑曰:“臣一见而能令王坐而天下致名宝,而臣窃怪王之不试见臣而穷臣也。群臣必多以臣为不能者,故王重见臣也。以臣为不能者非他,欲用王之兵成其私者也。非然,则交有所偏重者也;非然
    诸子百家
  • 《战国策》 战国策·魏策一
    《战国策》 战国策·魏策一
    ○知伯索地于魏桓子 知伯索地于魏桓子,魏桓子弗予。任章曰:“何故弗予?”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予。”任章曰:“无故索地,邻国必恐;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知伯必憍。憍而轻敌,邻国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
    诸子百家
  • 《战国策》 战国策·东周策
    《战国策》 战国策·东周策
    ○秦兴师临周求九鼎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 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尽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
    诸子百家
  • 《战国策》 战国策·西周策
    《战国策》 战国策·西周策
    ○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 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又与韩、魏攻秦,而藉兵乞食于西周。 韩庆为西周谓薛公曰:“君以齐为韩、魏攻楚,九年而取宛、叶以北,以强韩、魏。今又攻秦以益之,韩、魏南无楚忧,西无秦患,则地广而益
    诸子百家
  • 《战国策》 战国策·齐策三
    《战国策》 战国策·齐策三
    ○楚王死 楚王死,太子在齐质。苏秦谓薛公曰:“君何不留楚太子,以市其下东国。” 薛公曰:“不可。我留太子,郢中立王,然则是我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 苏秦曰:“不然,郢中立王,君因谓其新王曰‘与我下东国,吾
    诸子百家
  • 《战国策》 战国策·齐策四
    《战国策》 战国策·齐策四
    ○齐人有冯谖者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
    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