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是先秦时期对各个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最新列表

  • 《荀子》 荀子 第十六 强国
    《荀子》 荀子 第十六 强国
    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剖刑而莫邪已。然而不剥脱,不砥厉,则不可以断绳;剥脱之,砥厉之,则劙盘盂、刎牛马忽然耳。彼国者,亦强国之剖刑 已。然而不教诲,不调一,则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教诲之,调一之,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
    诸子百家
  • 《荀子》 荀子 第十七 天论
    《荀子》 荀子 第十七 天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 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袄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
    诸子百家
  • 《荀子》 荀子 第十九 礼论
    《荀子》 荀子 第十九 礼论
    礼起於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 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於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刍豢稻粱,五味
    诸子百家
  • 《墨子》 墨子·迎敌祠第六十八
    《墨子》 墨子·迎敌祠第六十八
    敌以东方来,迎之东坛,坛高八尺,堂密八。年八十者八人,主祭青旗。青神长八尺者八,弩八,八发而止。将服必青,其牲以鸡。敌以南方来,迎之南坛,坛高七尺,堂密七。年七十者七人,主祭赤旗。赤神长七尺者七,弩七,七发而止。将服必赤,其牲以
    诸子百家
  • 《墨子》 墨子·旗帜第六十九
    《墨子》 墨子·旗帜第六十九
    守城之法,木为苍旗,火为赤旗,薪樵为黄旗,石为白旗,水为黑旗,食为菌旗,死士为仓英之旗,竟士为雩旗,多卒为双兔之旗,五尺男子为童旗,女子为梯末之旗,弩为狗旗,戟为{艹征}旗,剑盾为羽旗,车为龙旗,骑为鸟旗。凡所求索旗名不在书者,皆
    诸子百家
  • 《荀子》 荀子 第五 非相
    《荀子》 荀子 第五 非相
    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古者有姑布子卿,今之世,梁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故相形不 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
    诸子百家
  • 《荀子》 荀子 第六 非十二子
    《荀子》 荀子 第六 非十二子
    假今之世,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矞宇嵬琐,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者有人矣。纵情性,安恣睢,禽兽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 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它嚣、魏牟也。忍情性,綦谿利跂,苟以分异人为高,不足以合大
    诸子百家
  • 《荀子》 荀子 第十四 致士
    《荀子》 荀子 第十四 致士
    衡听、显幽、重明、退奸、进良之术:朋党比周之誉,君子不听;残贼加累之谮,君子不用;隐忌雍蔽之人,君子不近;货财禽犊之请,君子不许。凡流言、流 说、流事、流谋、流誉、流诉,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闻听而明誉之,定其当而当,然
    诸子百家
  • 《荀子》 荀子 第十五 议兵
    《荀子》 荀子 第十五 议兵
    临武君与孙卿子议兵於赵孝成王前。王曰:“请问兵要。”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孙卿子 曰:“不然。臣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弓矢
    诸子百家
  • 《墨子》 墨子·□□第六十六
  • 《墨子》 墨子·□□第六十七
  • 《荀子》 荀子 第四 荣辱
    《荀子》 荀子 第四 荣辱
    憍泄者,人之殃也;恭俭者,偋五兵也。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故与人善言,煖於布帛;伤人之言,深於矛戟。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 非地不安也。危足无所履者,凡在言也。巨涂则让,小涂则殆,虽欲不谨,若云不使。 快快而
    诸子百家
  • 《荀子》 荀子 第十三 臣道
    《荀子》 荀子 第十三 臣道
    人臣之论:有态臣者,有篡臣者,有功臣者,有圣臣者。内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 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是篡臣者也。内足使以一
    诸子百家
  • 《墨子》 墨子·□□第六十五
  • 《荀子》 荀子 第二 修身
    《荀子》 荀子 第二 修身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灾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 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
    诸子百家
  • 《荀子》 荀子 第三 不苟
    《荀子》 荀子 第三 不苟
    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故怀负石而赴河,是行之难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山渊平,天 地比,齐、秦袭,入乎耳,出乎口,钩有须,卵有毛,是说之难持者也,而惠施、邓析能之;然而君子
    诸子百家
  • 《荀子》 荀子 第十一 王霸
    《荀子》 荀子 第十一 王霸
    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埶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 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齐湣、宋献是也。故人主,天下之利埶也,然而不能自安也,安之者必将道也
    诸子百家
  • 《荀子》 荀子 第十二 君道
    《荀子》 荀子 第十二 君道
    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犹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 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
    诸子百家
  • 《墨子》 墨子·备蛾傅第六十三
    《墨子》 墨子·备蛾傅第六十三
    禽子再拜再拜曰:“敢问适人强弱,遂以傅城,后上先断,以为氵缶程,斩城为基,掘下为室。前上不止,后射既疾,为之奈何?” 子墨子曰:子问蛾傅之守邪?蛾傅者,将之忿者也。守为行临射之,校机藉之,擢之,太汜迫之,烧荅覆之,沙石雨之,然
    诸子百家
  • 《墨子》 墨子·□□第六十四
  • 《荀子》 荀子简介|荀子 序言
    《荀子》 荀子简介|荀子 序言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后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rd
    诸子百家
  • 《荀子》 荀子 第一 劝学
    《荀子》 荀子 第一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 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
    诸子百家
  • 《荀子》 荀子 第九 王制
    《荀子》 荀子 第九 王制
    请问为政?曰: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分未定也则有昭缪。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於礼义,则归 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於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故奸言
    诸子百家
  • 《荀子》 荀子 第十 富国
    《荀子》 荀子 第十 富国
    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为人,数也。人伦并处,同求而异道,同欲而异知,生也。皆有可也,知愚同;所可异也,知愚分。埶同而知异,行私而无祸,纵 欲而不穷,则民心奋而不可说也。如是,则知者未得治也,知者未得治则功名未成也,功名未成则
    诸子百家
  • 《墨子》 墨子·备突第六十一
    《墨子》 墨子·备突第六十一
    城百步一突门,突门各为窑灶,窦入门四五尺,为亓门上瓦屋,毋令水潦能入门中。吏主塞突门,用车两轮,以木束之,涂其上,维置突门内,使度门广狭,令之入门中四五尺。置窑灶,门旁为橐,充灶伏柴艾,寇即入,下轮而塞之,鼓橐而熏之。
    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