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是先秦时期对各个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最新列表

  • 《墨子》 墨子·非攻下第十九
    《墨子》 墨子·非攻下第十九
    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所誉善者,其说将何哉?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与?意亡非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与?虽使下愚之人,必曰:“将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
    诸子百家
  • 《墨子》 墨子·天志下第二十八
    《墨子》 墨子·天志下第二十八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所以乱者,其说将何哉?则是天下士君子,皆明于小而不明于大。何以知其明于小不明于大也?以其不明于天之意也。何以知其不明于天之意也?以处人之家者知之。今人处若家得罪,将犹有异家所,以避逃之者。 然且
    诸子百家
  • 《墨子》 墨子·明鬼上第二十九
  • 《墨子》 墨子·非命下第三十七
    《墨子》 墨子·非命下第三十七
    子墨子言曰:凡出言谈,则必可而不先立仪而言。若不先立仪而言,譬之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焉也,我以为虽有朝夕之辩,必将终未可得而从定也。是故言有三法。何谓三法?曰:有考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恶乎考之?考先圣大王之事。恶乎原
    诸子百家
  • 《墨子》 墨子·非儒上第三十八
  • 《墨子》 墨子·非攻上第十七
    《墨子》 墨子·非攻上第十七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 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 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
    诸子百家
  • 《墨子》 墨子·非攻中第十八
    《墨子》 墨子·非攻中第十八
    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情欲誉之审,赏罚之当,刑政之不过失,是故子墨子曰: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谋若此,可得而知矣。今师徒唯毋兴起,冬行恐寒,夏行恐暑,此不可以冬夏为者也。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
    诸子百家
  • 《墨子》 墨子·天志上第二十六
    《墨子》 墨子·天志上第二十六
    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知小而不知大。何以知之?以其处家者知之。 若处家得罪于家长,犹有邻家所避逃之。然且亲戚、兄弟、所知识,共相儆戒,皆曰:“不可不戒矣!不可不慎矣!恶有处家而得罪于家长而可为也?”非独处
    诸子百家
  • 《墨子》 墨子·天志中第二十七
    《墨子》 墨子·天志中第二十七
    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君子之欲为仁义者,则不可不察义之所从出。既曰不可以不察义之所欲出,然则义何从出?子墨子曰:义不从愚且贱者出,必自贵且知者出。何以知义之不从愚且贱者出,而必自贵且知者出也?曰:义者,善政也。 何以知
    诸子百家
  • 《墨子》 墨子·非命上第三十五
    《墨子》 墨子·非命上第三十五
    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执有命者以杂于民间者众。执有命者之言曰:“命富则富,命贫则贫,命
    诸子百家
  • 《墨子》 墨子·非命中第三十六
    《墨子》 墨子·非命中第三十六
    子墨子言曰:凡出言谈、由文学之为道也,则不可而不先立义法。若言而无义,譬犹立朝夕于员钧之上也,则虽有巧工,必不能得正焉。然今天下之情伪,未可得而识也。故使言有三法。三法者何也?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於其本
    诸子百家
  • 《墨子》 墨子·兼爱中第十五
    《墨子》 墨子·兼爱中第十五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人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诸子百家
  • 《墨子》 墨子·兼爱下第十六
    《墨子》 墨子·兼爱下第十六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又与为人君者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
    诸子百家
  • 《墨子》 墨子·节葬中第二十四
  • 《墨子》 墨子·节葬下第二十五
    《墨子》 墨子·节葬下第二十五
    子墨子言曰:仁者之为天下度也,辟之无以异乎孝子之为亲度也。今孝子之为亲度也,将奈何哉?曰:亲贫则从事乎富之,人民寡则从事乎众之,众乱则从事乎治之。当其于此也,亦有力不足,财不赡,智不智,然后已矣。无敢舍馀力,隐谋遗利,而
    诸子百家
  • 《墨子》 墨子·非乐中第三十三
  • 《墨子》 墨子·非乐下第三十四
  • 《墨子》 墨子·尚同下第十三
    《墨子》 墨子·尚同下第十三
    子墨子言曰:知者之事,必计国家百姓所以治者而为之,必计国家百姓之所以乱者而辟之。然计国家百姓之所以治者,何也?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何以知其然也?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是明于民之善非也。若苟明于民之善非
    诸子百家
  • 《墨子》 墨子·兼爱上第十四
    《墨子》 墨子·兼爱上第十四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诸子百家
  • 《墨子》 墨子·节用下第二十二
  • 《墨子》 墨子·节葬上第二十三
  • 《墨子》 墨子·明鬼下第三十一
    《墨子》 墨子·明鬼下第三十一
    子墨子言曰:逮至昔三代圣王既没,天下失义,诸侯力正。是以存夫为人君臣上下者之不惠忠也,父子弟兄之不慈孝弟长贞良也,正长之不强于听治,贱人之不强于从事也。民之为淫暴寇乱盗贼,以兵刃、毒药、水火,退无罪人乎道路率径,夺人车
    诸子百家
  • 《墨子》 墨子·非乐上第三十二
    《墨子》 墨子·非乐上第三十二
    子墨子言曰: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 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
    诸子百家
  • 《墨子》 墨子·尚同上第十一
    《墨子》 墨子·尚同上第十一
    子墨子言曰: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是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
    诸子百家
  • 《墨子》 墨子·尚同中第十二
    《墨子》 墨子·尚同中第十二
    子墨子曰:方今之时,复古之民始生,未有正长之时,盖其语曰天下之人异义是以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其人数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而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内之父子、兄弟作怨仇,皆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至乎
    诸子百家